每年春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父母总要发自肺腑地表达一则朴素感情:“感谢改革开放,感恩小平同志,没有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就没有我们家的今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以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为标志,改革开放已然走过了40年波澜壮阔的历程。如今,纵览中华大地所发生的巨变,全世界所投注的艳羡目光,足以验证了这一伟大实践的累累硕果。幸甚至哉,天佑我中华。
回顾这40年,我个人成长脚步,我家庭的幸福,点点滴滴,无一感念改革开放所铸就的这一伟大时代,进而也更加坚定了我的世界观:报效国家,回馈社会。
我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贫病夺走了哥哥姐姐年轻的生命,所以贫穷一直伴随着我童年的记忆。刚刚步入少年的我,便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为了贴补家用,我曾经冒着被指控投机倒把的罪名去贩卖大粮米。在那个动辄得咎的年代,我只能躲着干,偷着干。谋生的渴望与“违法”的恐惧填满了我幼小的心灵。直到改革开放的惊雷唤醒了中国人民,驱散了我心头的乌云,我终于明白:靠双手勤劳致富不丢人,而且是值得骄傲的事。
“走在勤劳致富的路上”——行善为感恩
“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大部分地区,然后达到共同富裕”,“发展才是硬道理”……现在读起小平同志的那些震耳发聩的名言,有些人可能已经习以为常了,然而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扭转那个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到处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这需要多么大的智慧和魄力呀。
对比改革开放的前前后后,我深刻认识到:在一个令人窒息的格局里,个人的能力只能消磨在痛苦的挣扎与无奈的喟叹之中,因为成功必须依靠一个允许你追求成功的社会环境和良法善治的保障。正是经历和感受到这一点,多年来,我始终怀着感恩的心努力工作,以不负党的好政策,不负改革开放的好时代。
我曾经尝试过多个行业,而最终聚焦于绿色环保拆除事业。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业务,又是一份又苦又累又脏的工作。但是,看到那些破旧濒危的房屋、几近坍塌的桥梁、黑烟冲天的烟囱,一股信念便油然而生:只有破,才能立;只有除旧,才能布新。在我拆除的地基上,当一座全新的大厦开始拔地而起的时候,我轻轻地走了。无需留下陈光标的名字,而内心却收获了无限的自豪与喜悦。从废品里找利润,充满艰辛;而加入全面建设的大潮当中,引领这一无名行业的循环经济模式,又每每令我心潮澎湃。不过,最让我收获成就感的在于我多年来支配经济成果的方式。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父母从小就用他们质朴的语言教育我:有能力就要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所以,我从赚到第一笔钱起,就开始四处捐赠,投身于公益慈善事业。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坚持把公司利润的60%以上拿出来回报社会,其中80%以上投向了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1998年至今已累计捐款捐物价值20多亿元,帮助特困户逾70万。
有人发问:拿出那么多钱,你怎么舍得呢?理由其实极其简单。一方面,我深知,我之所以能从一个穷苦孩子走到今天,这完全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因此我们要有责任回报自己的国家。另一方面,我想明白了,一个企业家个人能花多少钱,吃多少饭,睡多大床?最终不都是回归社会吗?生前捐赠是一种主动的慈善,死后遗留则是一种被动的遗憾。我们为什么不能在我国脱贫致富关键时刻,早一点多捐款、多做善事,这不是更有意义吗?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看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因为我的援手而增添了几分笑容,这是任何个人的消费所无法替代的快乐。
我知道自己一个人的钱很有限,所以,在国家遇到危难的时候,我不仅要捐钱捐物,而且会身先士卒投入到救灾中去。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芦山地震、西南抗旱等灾难发生后,我带着队伍赶赴灾区,救人、开路、打井、送粮、送水、送钱。
我永远忘不了,汶川地震救援过程中,我和同伴在北川中学背抱抬出一百多具尸体后,嚎啕大哭。彼时,我下定了决心,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陈光标。
“追求社会价值最大公约数”——奉献社会无怨无悔
苏格拉底说过: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经过认真思考,我坚信,一个人活着,能够使更多的人得到幸福和快乐,这才是一个人对社会最大的价值,这样的人生才是值得活的。
虽然,我不是富列头榜的企业家,但是我理解,企业家的最高境界不是有多少钱,而是你有了钱以后怎么回报社会?在我看来,中国企业家的最高境界是先从“无”到“有”,通过自己白手起家,勤劳致富,积累财富,成为先富起来的幸运儿,然后再从“有”到“无”,用自己创造的财富回馈社会、回报人民,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经常提醒自己:财富如水,如果有一碗水一个人喝,有一桶水可以存放在家里,要是有一条河就该学会与大家分享。
毋庸讳言,企业家的首要任务是创造财富,这也是他们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记得司马迁曾说过:无岩处奇士之行,而长贫贱,好语仁义,亦足羞也。然而,他们更应当时刻提醒自己,他们的财富来自于社会,因此通过履行社会责任而回馈社会,则是他们的使命所归。我认为,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有三个层次:最基本的层次是必须提供安全可靠的商品或服务。第二个层次是多解决社会就业,足额缴纳税收。第三个层次是要把企业净利润拿出一定的比例,去奉献社会,做一些助人为乐、扶危济困的事情。
其实,与普通百姓相比,企业家有更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去了解社会、发现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这是我们对社会更大的价值。这些年来,我一直这么做的——
作为“旁听生”,我连续15年旁听全国两会提出20余条建议,就房屋拆迁向国务院法制办提出13条建议,其中12条得到采纳;
面对收入贫富差距较大,我建议国家增收富人遗产税、高消费税和环保税;
面对许多人餐桌上浪费严重,我带领员工到饭店吃剩饭剩菜,发起了“光盘行动”;
为了鼓励大家绿色环保出行,我在北京、南京等地向群众发放数万辆自行车;
我的这些倡议,许多都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祖国和人民也给予我许多荣誉和表扬,我连续7年获得中国慈善领域政府最高奖——中华慈善奖,并两度被评为“中国首善”。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两次表彰为全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道德模范。
我深爱着这些荣誉,我明白,这是一种荣誉,更是对我的鼓励和鞭策。
“与祖国一同进步”——反思得失完善自我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一句话叫“人怕出名猪怕壮”,所以,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成为许多人的座右铭。
我过去一直喜欢高调行事,以期用“雷人”的方式从事公益慈善,旨在吸引众人的关注,激发更多人的参与。然而,这样做固然具有强烈影响力,但也容易引起一定的社会争议。
如今改革开放已经40年了,我个人也年过半百,需要对自己的行善方式进行“深化改革”,通过反思和总结,力争今后做得更加得体,与祖国一同进步。
从个人角度,我一直想,虽然我国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然而,正如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严重。特别是在一些西边贫困地区,还有许多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如果遭遇重大的自然灾害,社会救助具有雪中送炭的效果。因此,我过去高调慈善,就是希望鼓励更多的人投入到扶贫救灾等公益慈善事业中来,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能起到一定带头和引导作用。现在,我高兴地看到,党中央把扶贫攻坚作为全党工作大局的三大重点工程,让我们看到广大贫困人口早日走向富裕的希望。
为什么不少人对我的高调行善有争议呢?其实,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与人更是千差万别。你高调行善,并不意味着别人也要跟着你这么做,而且这也冲撞了“做好事不留名”的传统文化。所以,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后,我对自己之前做的事情也在不断反思、调整,尽量考虑做慈善考虑方式方法,如何让更多人接受。
今年以来,为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了表达对大好政策的感激之情,我在网上陆续展示了这些年来所积累的一部分捐赠凭证、奖牌、锦旗证书等。我想,这么做也是对自己长此以往公益慈善的一次总结,而且,我今后将更注重完善自我,更加低调务实地为国家、为社会奉献再多一点。
祖国在前行,改革不待人!4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下一步我国发展面临着新的任务和使命——
比如,中国需要实现由富到强的跨越,需要从开放大门到步入世界舞台的中央,需要从重点抓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到努力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这个"五大文明"的齐头并进……
未来的任务还很艰巨,道路还很漫长,需要我们每个中国人把今天作为新的起点,披荆斩棘、奋力前行,以更强大的自信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尽管风云变幻,但在这个通过改革开放所开辟的伟大时代,我深信蔡东藩先生的一句名言:洪波但得舟楫,又何畏夫风涛?